时间:2022-11-03 07:39:53 | 浏览:11520
戴先任
“孩子上学期视力还是5.0,现在只有4.6了。”近期,多地眼科门诊中小学生就诊人数明显增加,其中不少孩子视力下降甚至出现近视症状,导致家长焦虑。有商家借机推出各类视力矫正产品,宣称能提高视力、摘掉“小眼镜”。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其中部分产品效果不实、资质不明、价格过高,还有些存在损伤孩子视力健康风险(据《新华社》)。
近年来,视力不良问题呈现低龄化趋势,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一直居高不下,这样的问题在国内普遍存在。近视矫正市场却良莠不齐、泥沙俱下。很多视力矫正机构是在以“矫正视力”之名行“骗钱”之实。
对于近视矫正市场乱象,亟待予以遏制。对近视矫正市场乱象予以“矫正”、规范近视矫正市场,让违规视力矫正机构受到应有惩戒。家长对近视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能盲目焦虑,要带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从家长、学校到相关部门,都需要认识到青少年近视防控重在预防,平时多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相关部门要加强对近视矫正机构的监管力度,抬高诊疗性视力矫治人员资质门槛,制订严格的行业标准。社会各方应形成合力,综合施策“矫正”近视矫正市场乱象,这样才有助于为孩子们“擦亮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