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丨斯洛伐克:大部分国民不愿独立的情况下,一个国家解体诞生

时间:2022-12-03 16:06:13 | 浏览:395

中国人到欧洲旅行每次都是一回心灵的收获当西欧的繁华已被看遍以捷克为首的中欧又成了新的热点地区知道捷克就必然想到斯洛伐克曾经的一国如今各奔东西如果你沉醉于捷克的曼妙美景就一定不要忽略斯洛伐克的千种风情殊不知这个面积不大的小国孕育了欧洲除瑞士之

中国人到欧洲旅行

每次都是一回心灵的收获

当西欧的繁华已被看遍

以捷克为首的中欧又成了新的热点地区

知道捷克就必然想到斯洛伐克

曾经的一国如今各奔东西

如果你沉醉于捷克的曼妙美景

就一定不要忽略斯洛伐克的千种风情

殊不知

这个面积不大的小国孕育了

欧洲除瑞士之外最美的雪山

还有著名的温泉、古堡与葡萄酒庄

每一座小城都流淌着安逸的时光

能让你静下心来体味

斯洛伐克人称呼自己的国家“国小魅力大”

游历欧洲当你苦于没有新意时

就从斯洛伐克开始吧

今天9月1日是中国“神兽们”的开学

也是这个欧洲国家的国庆日

跟着马可旅行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01 “被迫”独立的国家

捷克与斯洛伐克人同属于西斯拉夫人,原本同在一国(大摩拉维亚王国)内。捷克在西,山岚环抱;斯洛伐克在东,北面临山,南部是平原。大摩拉维亚王国鼎盛时期基本相当于今天的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当年也是一中欧大国。

两者在文化上没有太大的区别,如果宽容一些完全可以认为是同一民族。但这两批人也确实在历史上聚少离多。其实两国边界很短,而且相互通畅简直亲如一家。

最早的分离是在公元9世纪匈牙利人的先人马札尔人入侵时。捷克人凭山据守,后归入神圣罗马,成为新教国家。斯洛伐克则被游牧民族扫荡,接受了天主教信仰,匈牙利大公的加冕典礼就在今天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举办。

到了14、15世纪,欧洲出现了第一次“大分流”。在西欧,城市经济开始蓬勃发展,城镇和工业大行其道;而在东欧,统治者开始收紧对农民的控制,被束缚在土地上以榨取更多原材料产出。最明显的分野便是捷克斯洛伐克,受到德意志人的统治捷克城市高度发达,而斯洛伐克则成为了农奴庄园国家,这为两国后来的分歧埋下了伏笔。

这种区别直到1526年两者都被纳入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也没有改变。

捷克由奥地利王室统治,作为帝国的工业心脏,工商经济极为繁荣。到了20世纪初,捷克的工业产量占了帝国总产量的80%。经济强大,捷克人就有话语权,从王室争取到了信仰、出版和教育自由,让首都布拉格又成为了中欧文化与学术中心。

托庇于中欧强权奥匈帝国,大家表面上都是奥皇的平等子民,但其实民族林立、各有各的地盘、还分三六九等,奥匈这个复杂度,可见奥地利人也是尽力而为了。

一战后,奥匈帝国成为废墟,两个分离已久的民族就像饱受相思之苦的哥俩,迫不及待地拥抱了彼此,建立了捷克斯洛伐克。宣布独立!捷克斯洛伐克诞生。

可惜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很快斯洛伐克人就发现,捷克这个哥哥太强势了。在政治上,捷克人承包了过去由匈牙利人担任的各种公职,从法官、大中小学教师到基层公务员,以弥补斯洛伐克缺乏知识分子的弱点,这就带有了几分内部殖民的意味了。

在经济上,斯洛伐克工业企业大量倒闭,农业也因为土地制度始终没有大的发展,两边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农业人口过剩的影响就是整体社会冲突的增加,这种隔离与冲突最终变为了一场斯洛伐克自治运动。这种思潮在1938年被希特勒所利用,在纳粹占领布拉格之后,建立了斯洛伐克附庸国。时间虽短,但却使斯洛伐克人一尝国家的滋味。

同时有一大批捷克和斯洛伐克人逃到了海外继续与纳粹战斗到底。

战后两国受到了苏联影响,开始建立社会主义联邦国家。而苏联先进的民族制度也成为了两国再次合并的希望。然而苏联的民族政策最终落得两头不讨好的窘迫局面,让两个相近的民族有了更深的他我意识。

1989年11月,原捷克斯洛伐克崩溃,新政权应运而生,试图继续维持联邦制度。捷克人主导的联邦政府实施休克疗法,坚持自由化放开物价,大幅削减或停止国家补贴,沉重打击了斯洛伐克。斯洛伐克独立前的失业率甚至接近12%,是捷克地区的两到三倍。

这让斯洛伐克意识到现在自己还不如以前受到照顾,更没有理由和捷克人在一起了。

1992年7月17日,梅恰尔所控制的斯洛伐克议会宣告斯洛伐克主权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斯洛伐克有三个国庆日,即斯洛伐克是1月1日建国的,所以每年的1月1日是斯洛伐克的国庆日。每年的8月29日是斯洛伐克民族起义纪念日,也是斯洛伐克的国庆日。每年的9月1日是斯洛伐克的宪法节,则是宪法确定的日子。


02 多瑙河畔的“小夜曲”

布拉迪斯拉发 Bratislava

布拉迪斯拉发是斯洛伐克共和国首都,也是斯洛伐克最大的城市。一条多瑙河将其一分为二,南部为新城,北部是老城。

圣伊丽莎白教堂(Church of St. Elisabeth)位于老城东侧,它的外墙、装饰和砖瓦采用了淡雅的浅蓝色,故俗称“蓝色教堂”(Blue Church)。这座精美的新艺术风格建筑是为了纪念13世纪时匈牙利王国的公主伊丽莎白而建的,她就是在这座城市(当时叫普雷斯堡)长大的。

圣马丁大教堂(Church of St. Martin)修建于14世纪,历史上11位君主(10位国王和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王)在这里加冕。

布拉迪斯拉发城堡(Bratislava Castle)屹立于多瑙河畔古城西边的小山上,在土耳其人占领布达佩斯期间,这里是匈牙利王室的避居地。城堡曾经在1811年的火灾中被焚毁,在20世纪50年代完成了重建。城堡里面还有一座历史博物馆值得参观。

守望者(Man at work)雕塑是布拉迪斯拉发上镜次数最多的角色,隐藏在老城Panská和Rybarska这两条路的交界处,他正在透过一个窥视孔向外张望,显示了这座城市居民独特的幽默感。

而去南部的新城,很多人都会经过新桥(New Bridge)。这座桥建于1972年,石材大部分来自拆除古城中犹太会堂及其它建筑剩余的砖石,南端有一个观景天台。

佩特萨尔卡(Petržalka)位于多瑙河南岸,是共产党执政时期留下的一片令人目眩的混凝土森林,和北岸的老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科希策 Kosice

科希策是斯洛伐克第二大城,2013年被评选为“欧洲文化之都”。其格局清晰的老城散发着中欧小城特有的韵味。

圣伊丽莎白大教堂(St. Elisabeth Cathedral)是科希策最著名的旅游景点,同时也是欧洲最东边的哥特式大教堂。它修建于14世纪,外表暗淡沉静,教堂下面有拉科奇公爵(Ferenc Rákóczi)墓,他在18世纪反抗奥地利-匈牙利起义失败后被流放到了土耳其。

贾克伯宫是Mlynská和 Štefánikova 街角一座新哥特式建筑,它是建筑大师贾克伯的住宅,城里的国家大剧院也是他设计的。走在圣伊丽莎白大教堂与国家大剧院之间的路上,每隔一小时,您便会听到钟琴及22个铃铛发出的声音。在夏天,音乐喷泉也会奏响音乐。

城市塔(Urban Tower)始建于14世纪,在20世纪70年代经过了重建。现在塔中设立了一个蜡像馆,其中很多蜡像人物穿着的服饰别具特色。


巴尔代约夫 Bardejov

巴尔代约夫位于斯洛伐克东北部的托普拉河畔,地处一块小平原上,周围环绕着广袤的森林和山峦。这里以保存完整的城堡、歌特式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房屋为主要特色。

市政厅广场(Town Hall Square)坐落于老城中心,大体呈南北走向的条状。建于1509年的市政厅(Town Hall)就地处在广场中间,它是斯洛伐克文艺复兴时期的第一座建筑,里面收藏着珍贵的祭坛画和历史文物,它们最初用来装饰城镇东部的希腊天主教和东正教教堂。周边则是多座精美鲜艳的哥特-文艺复兴风格的房屋,拥有着整齐的斜屋顶。

位于市政厅广场北侧的圣埃吉迪奥教堂(Church of Sv. Aegidius),修建于15世纪,内部拥有至少11幅创作于1460 - 1510年的哥特式祭坛画,值得欣赏。

而巴尔代约夫纺织博物馆(Saris Museum Bardejov)位于市政厅广场东侧,展出了各类富于地方特色的纺织品,其中拥有数量可观的宗教题材展品。

老城以北3公里,有一块被森林环绕、如同公园一般的地方,那里是斯洛伐克著名的温泉疗养胜地——温泉镇(Bardejovske Spa)了。


班斯卡-比斯特里察 Banská Bystrica

班斯卡-比斯特里察位于赫龙河畔的一个被下塔特拉山、大法特拉山和克雷姆尼察山形成的山脉包围的窄长河谷之上,是斯洛伐克的第六大城市。附近的山区曾是金矿,如今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夏天避暑冬天滑雪。

班斯卡-比斯特里察的中心广场,为纪念1944年斯洛伐克民族起义而得名,斯洛伐克民族起义广场(Slovak National Uprising Square),它是全斯洛伐克境内第二大广场。

广场东西端有两个柱子,东面是传统的;西面是新建的黑色大理石纪念柱,战后为纪念起义而建。广场周围是建于不同时期风格迥异的建筑。其中南侧是市政厅,东侧是钟楼。建于平地之上的班斯卡-比斯特里察城堡位于广场东北端,城廓多毁于战火,现在仅存中心的大教堂和城堡门,门及附属建筑已经被改成餐厅。


特伦钦 Trenčín

特伦钦位于斯洛伐克西部,靠近捷克边境,是斯洛伐克第九大城市。市内有一座修建于中世纪时期的城堡。

特伦钦古城堡(Trenčín Castle)是斯洛伐克最大的城堡群之一,是特伦钦和整个瓦赫河流域地区的制高点,于公元11世纪在大摩拉维亚公国原始城堡的基础上兴建。城堡曾在1790年的特伦钦大火中被烧毁,大火过后,城堡底层被翻修过,全范围的重建直到上世纪50年代才得以实现。

整座特伦钦古城堡气势雄伟,四周有高墙和城楼围绕,由查伯勒斯基宫(Zápoľských)、巴尔博拉宫(Barborin)和路德维特宫(Ľudovítov)、及马杜氏塔楼(Matúšova)组成。城堡里一口被人们称作“爱之井”的古井每年都吸引着无数情侣投下硬币,以见证这里一段永恒的爱情。


日利纳 Žilina

日利纳,是斯洛伐克西北部城市,有着14至18世纪建筑古迹,是个远足、攀山或冬季滑雪的好地方 。

伏尔考林耐克村遗址保存了45幢传统欧洲中部村庄的房子,也是斯洛伐克地区此类村庄保存最为完整的一组,人们经常可以在山里看见这种传统的木屋。它在199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来这里,能够让人们感受到一种繁华世界中无法感受到的和平和宁静。

玛丽安广场(Mariánske Square)是日利纳的中心,这里有一座巴罗克式的圣母玛丽亚雕像。

圣三一教堂(Church of the Holy Trinity)是日利纳城镇中最古老的建筑,建于13世纪。它曾被用作安全要塞,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如今,它是日利纳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尖尖的屋顶与旁边的布里昂塔一起,勾勒出天空一角的轮廓。

建于13世纪的布达廷城堡(Budatín Castle),起初是用作安全要塞。几百年来,经多次翻修重建,外形或功能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今主要用于展览,城堡内部的波瓦日耶博物馆(Považie)陈列着18世纪和19世纪的装饰性艺术品和由本地工匠绘制的线条画。

小法特拉山国家公园(Národný park Malá Fatra)位于斯洛伐克西部、日利纳以东约23公里。这里有200平方公里的小法特拉山脉,弗拉特纳峡谷和狭长的单街小镇。冬季来滑雪,体验雪上风筝、雪上远足;夏季有篝火晚会、生态旅游等活动。


特尔纳瓦 Trnava

斯洛伐克西南部城市,特尔纳瓦有着14至17世纪哥特式的建筑。这里也被称为斯洛伐克的“小罗马”,有着8座教堂和2座犹太教堂。其中最有价值的宗教古迹是斯洛伐克最早建成的巴洛克式教堂,圣约翰(浸礼会教徒)大教堂。特尔纳瓦最古老的教堂是最初的罗马式圣尼古拉斯教堂。

最后,不要忘记,去特尔纳瓦世界葡萄酒产区参观任何隐秘的拱形地窖和当地顶级的酿酒厂,品尝国宾级佳酿。


相关资讯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海天味业A股天然奇石网拉斯维加斯旅游网测绘学习网今日淮北戴森吹风机评测网尚太科技股票香格里拉旅游网泰国乳胶枕官网永久公路车超声电子A股华友钴业A股保龄球初学网于文文歌迷网葡萄品种网
斯洛伐克旅游网-斯洛伐克旅游网提供欧洲斯洛伐克十大旅游景点,斯洛伐克旅游景点排行阿格泰列克洞穴、什佳夫尼察及其工程建筑区、斯洛伐克总统府、特伦钦古城堡、布拉迪斯拉发、皮埃斯塔尼镇温泉、斯洛伐克景点介绍斯洛伐克旅游景点攻略信息、斯洛伐克景点介绍包括景点地址、景点门票、景点点评等、推荐斯洛伐克最值得去的热门旅游景点、寻找更多斯洛伐克旅游景点信息。
斯洛伐克旅游网 haodaidai.com ©2022-2028版权所有